macOS 小白的 MacBook Pro 14″ 体验
本文最后更新于:April 8, 2022 pm
距离我用上 MacBook Pro 14‘’ 已经三周了,为什么迟迟不写这篇文章呢,一个是拖延症,第二就是系统磨合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久,有许多不习惯,搞不清的地方。
1. 期待与等待
新款 14’’ MacBook Pro 的期待:
- M2 芯片
- Full Screen Display
- Mini-LED Display
- MagSafe 充电接口
- At least three Thunderbolt 3/4
- At least 16G RAM
这是 2021 年 3 月 12 日,我对当时未发布的 MacBook Pro 的期望,在下半年的 10 月 18 日发布了,完全满足我的期望,虽然不是 M2 芯片,但是相信 M1 Pro 是更加强大的。当时为什么不入手呢,一是售价涨了,性能对我来说完全过剩。二是当时的工作可能使用的软件不适配 macOS。
时间来到 2022 年 3 月 9 日 Apple 春季发布会后, 并没有等来 MacBook Air,不想等了,其实手头上的 2018 XPS 13 性能良好,没有必要换,就是喜新厌旧了。但是仔细思考后也有两点购买的理由:
- 这是革新的一代,就像 iPhone X 出来后一直到 iPhone 12 才有大的变化
- 一直很馋 macOS,羡慕很多小众软件是 macOS 独有,所以想试试
M1 Pro 和 M1 Max 的 CPU 性能是一样的,何况不管哪一个,于我而言性能都完全过剩,选标配既可,要纠结的只有配色。这一代有些像 Powerbook,换在以前肯定毫不犹豫选 Space Grey,纠结很久后冲着这复古的外观我选择了银色。售价应该在谷底了,只要官网售价的 83 折。购买过程中有个小插曲,拿到手后我没有仔细检查机身,便开机了,开机的过程中惊觉机身有两处不大不小的瑕疵,很是惹眼:
沟通许久后商家才同意退换(我这还是没有激活,提醒各位,到手后要好好检查,激活了就很难退换),但当时疫情严重,退换来回至少要耽搁一周,不再纠结(强迫症逼死人)最后商家补了我一个 Bartender 4。后来看看行情,反而还涨了,明智的选择。
2. 外观
3. 使用
快递到后迫不及待拆,都用不着我平常的「屠龙宝刀」,Apple 有专门的包装设计团队,牛皮纸箱📦是免工具拆包设计。
拿出机子开盖的瞬间就会亮起大大的白色苹果 伴随着开机声挺带感的,MagSafe 充电头吸附后指示灯才会亮,细节不错。
初尝试 macOS,起初还是挺不适应的,毕竟从 Windows 98 就开始接触并用着 Windows 系统了。
不适应的点有如下几点:
- 输入法长按 Caps Lock 才是切换大小写,不然在拼音输入时只有按住 shift 才能键入大写字母
- 双击窗口顶部不会最大化,而且 macOS 的最大化和全屏是两个概念,也不能把窗口顶到最上实现最大化
- 快捷键不同,command 有点像 Windows 的 Ctrl,但是 macOS 也有自己的 control,大多数键位合理,就是截图的 cmd + shift + 5 有点反人类(食指要伸着去按 5 )
至于性能,网上已经有很多专业评测了,我也不去一一试验啦,相信苹果的性能是和宣传相符的,测试了下外接硬盘在这台本子上的性能,结果有点淡淡的忧伤,性能不如 Windows 10,可能是因为 Windows 支持 UASP 加速,写入速度居然低了 300 MB/s,内置的 SSD 倒是有读取 5000 MB/s+,写入 4500 MB/s+ 的速度。不过少数派有一篇文章说,这速度有争议。
4. 显示器
原生分辨率:3024 x 1964。超 2K 屏幕分辨率看起来自然比之前的 1080p 爽,但是这种升级和我从 iPhone 8 换到 iPhone 12 mini 时候感受差不多,提升并不是非常大,因为日常使用 SDR 亮度最大只有 500 nits,只有看 HDR 视频才有 1000 尼特的持续亮度。但是放在一起对比就有明显的差距,刚到手时我甚至都摒弃了那块 4K 外接显示器,用久了还是选择外接显示器,毕竟一寸大一寸强。
5. 存储
比原来的设备内存大了一倍,标配的 16 GB,但是很多软件也很吃内存,比如我最常用的 Firefox……只能说是刚好吧。512 GB 的 SSD 对我来说是够了,「极简主义」的我所有数据加起来都没 256 GB。
6. 电池、电源
官方说最长可达 11 小时的无线上网,实际体验看看网页,后台不开很多东西应该能有 7,8 小时,至少不会有续航焦虑了。虽然我的外接显示器支持 Type-C(90 W)反向充电,但是为了保护电池,我还是外接电源。
7. 扬声器
高保真六扬声器系统加上支持动态头部追踪的空间音频,确实挺震撼,甚至能听到音乐里以前没听到的一些细微背景声。省一个 HomePod mini 了😄,也给我一个续费 Apple Music 的理由。
8. 红与黑
红:
外观设计可以代表笔电工艺设计的天花板了,没有之前几代的纤薄(视觉),官网数据是要比上一代薄 0.1 cm。
外观回归复古设计,刚开始不觉得好看,看久了还能接受。单手开合屏幕太香了(之前的 XPS 13 做不到)可以说是又能看,性能又能打了。
接口丰富了很多,佩服 Apple 革新自己的勇气,不惧打脸,把耳机插孔、SDXC 卡插槽、HDMI(可惜不是 2.1!)接口都加回来了,省了一个四位数的扩展坞
我没用过之前饱受诟病的蝴蝶式键盘,刚在剪刀式键盘打字,感觉键程好短,适应之后就会发现挺舒服,之前的 XPS 键程虽长,但相比之下敲击感有种廉价的感觉,背光调教也是很不错的(老夫不玩 RGB,玩了你们都得死)。大名鼎鼎的触控板非常好用, 有用力点按这个「深层」操作,虽然面积比上一代要缩小一些
果粉肯定都对 macOS 引以为豪,个人觉得比 Windows UI 高出一大截,符合我的审美
黑:
刚刚说了键盘的优点,但也有个缺点就是容易脏,会打油,需要时常清理
以前觉得 Windows 的 bug 多,但其实 macOS 的 bug 也不少……我遇到过无缘无故网络故障,也遇到过键盘无法切换中文输入法,最严重的遇到过突然「蓝屏」死机,所幸没有造成文件丢失
软件适配少,切换到 ARM 阵营还有一段时间要等,很多软件还是不支持 M1 芯片,比如我刚到手时下载必用软件——Clash For Windows(Mac 版本),占用率直接飙升到 500%,电池电量断崖式下跌,导致我以为 M1 Pro 的 MBP 不过如此……还处于阵痛期
散热逻辑差,调教太保守,有时候掌托位置发烫了,风扇也一动不动,得自己用软件手动开启
来说说大家都不喜欢的「Notch 刘海」,我一开始是无感的,觉得这和 iPhone X 刚出来时候一样,也并不觉得丑,虽然没有 Face ID,但是不排除未来更新。不加入的原因可能有两点:Face ID 模块较厚?第二点就是隐私问题。
能增加屏占比就是好事(多出来的 0.2 英寸就是补刘海那一栏的),毕竟前面几代的「停航母」边框实在不像这个年代的。但是我也为他流泪过😢,应用图标掉到「刘海缝」里找不到……
不能很好的倍速观看 YouTube 4K60p 视频,曲线救国的办法就是用 Chrome,可是用 macOS 还摆脱不了 Chrome?
macOS 和 iOS 一样不是开源系统,但是非 GUI 层(Darwin)又是开源的,所以也就有许许多多有趣的软件可以实现自定义,下一篇文章就来讲讲用的哪些软件。
P.S. 成为名副其实的果粉后在新设备上折腾熬夜了好几宿,答应自己,早点睡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