价值千金的 Fitting 体验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5年4月16日 上午

前提

前阵子一直饱受伤病困扰,骑车训练被迫中断再恢复,反反复复。很是折磨,医院都跑了三次,最后一个医生不错,聊了三十分钟,说膝盖外侧,髂胫束和股二头肌出问题肯定是身体某一部分出问题了。这里有一个小建议:不要去专科医院挂热门号,医生根本没精力好好看诊,不如去挂一个大医院的冷门科室。

于是想着再去做下 Fitting 看看到底哪里设置有问题,这也是我第两次做 Fitting 的体验。去年三月做了次 Fitting,当时的价格 ¥2400,反复调整都失败,后来退费了。今年找了很有名的 Locomo 的王开元做,价格是 ¥2800,功率车的价格是 ¥3200,适合没有买车的人群。先付 ¥600 定金,完成之后付尾款。之前都很难约,这回倒是很快约上了。

开始 Fitting

准备

先在小程序里填问卷,诸如此次 Fitting 的需求,身体哪些部位有疼痛情况,自己的骑行经验,肌力水平等情况,就像医生的预问诊。

准备好自行车,锁鞋,锁片,骑行服,把立垫圈,坐垫垫圈。

在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赴沪,假期人特别多,开了很久的车才到。Locomo 在上海长宁区湖丝栈的链轮单车店内。

身体测试

先进行静态身体测量,诸如身高,臂长,跨高,足弓高度(分站立和坐姿)。然后是身体测试

  1. 举木棍下蹲测试

    测试肩关节灵活度和肩胛稳定性,还可以,下蹲的时候左边耸肩,弱一点

  2. 胸椎旋转测试

    灵活度很差,易造成腰背疲劳酸痛

  3. 单脚抬高跨越测试

    足弓稳定性很差,属于足弓塌陷/功能性平足,在骑行中容易发麻

  4. 推拿床腿伸直测试

    考验髋关节灵活性屈曲,右腿腘绳肌更紧张一点

  5. 推拿床抱膝盖测试

    考验髋关节灵活性伸展,还可以

  6. 推拿床双腿悬空测试

    测试股部(大腿)紧张度,这个也是问题的重点,易引发膝盖痛,影响踩踏效率

整个过程加讲解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,是重头戏。也是 Fitting 中所谓的「调人」。

上车调试

测试后先调两双锁鞋的锁片,原来两双都是 Shimano 红色锁片,都建议换成黄色,开元老师原话是只有一种黄色规格的就够了(haha)。

调完锁片后上车,先拍个视频记录我原先的踩踏。问题很多,首先背部是弓起的,没有屈髋,髋角度过小,没有到达合理区间。其次踩踏习惯性踮脚太多,坐垫高度过高。

有点可惜的是 Retul 扫描只有单边的(右侧),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双摄像头或者采取换机位(转台子)来完成。车上踩踏这个过程很快,只用了半小时不到,一方面是开元老师经验丰富,一方面是我头管锯完(STS)可调整范围有限。

最终调整

座高降低 2mm(拿掉增高垫圈),坐垫前推至最前(安全刻度线极限),减少后伸量。弯把和手变头调高,提升 Stack

调整后我终于不是弯腰弓背了,可以在正确的屈髋位,只是从测量数据来看,我的髋角度还是比较激进状态,类似 TT 车的设定,最好是加上两厘米垫圈……可是已经没办法了,我相信柔韧性高了也能解决。

感受和问题

新的骑行姿势从侧面看更顺眼,最大的感受就是舒服很多了,头可以抬起来,视野开阔,能骑的更安全更舒服。不过还有三点问题存在:

  1. 左膝髌骨压力仍然很大(股四头肌还是太紧张)
  2. 右脚小脚趾麻木(踩踏动作要到位)
  3. 手部压力太大,麻木(这个就是 Stack 太低,目前没有办法,只能适应)

Fitting 报告

Fitter 会根据之前的测试和其经验写一份身体测试报告,用颜色标注评分,积极训练让评分中红的变绿,绿的变蓝。

灵活性/稳定性

肌力平衡和力量

还有很多车辆几何设定和人体运动学设定数据就不放了,数据晦涩难懂,而且调整完在合理区间即可,无需太过研究。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。

骑行技术

  • 车上坐姿从弯腰改为屈髋,不要弓背,维持腰椎的稳定中立位

  • 改善膝关节轨迹(骑行前放松,做臀部激活动作)

  • 强化踩踏技术(见关于踩踏问题)

  • 改变发力模式,把伸膝改为伸髋发力

骑行时注意避免出现弯腰弓背的错误骑姿,日常生活中同理,应当正确做出屈髋动作。同时注意背部要自然,不能绷得过直,否则很快将难以保持,爬坡时需特别注意避免为方便发力而立骨盆造成弓背的,爬坡可以抓把横。

训练

运动三要素:

  • Strength 力量
  • Speed 速度
  • Endurance 耐力

我最欠缺力量,车手不是不需要上肢力量,只是相对来说需求的少一点,如果上肢要好好练也要花费不少功夫。

训练思路

  • 强化后链肌群(臀部肌群,腘绳肌),使前后肌肉平衡

  • 强化核心抗屈和核心抗侧屈抗旋

  • 足弓稳定性不好(脚趾扒地,闭眼单腿站,穿平底鞋)

关于训练篇幅过长,我在这里单独开一篇来总结

放松和拉伸

  • 胸椎灵活度

    花生球松解竖脊肌再做屈伸和旋转练习

  • 大腿前侧和外侧太紧张

解决大腿紧张最好的办法是用泡沫轴滚用筋膜球压,筋膜球松解阔筋膜张肌,泡沫轴放松髂胫束。**顺序是先松解(放松)再静态拉伸。**如果运动后无条件放松,先拉伸,回家后放松再拉伸

  • 髋关节灵活性(屈曲和伸展)

    筋膜球松腘绳肌,静态拉伸腘绳肌

  • 直膝拉伸腓肠肌,屈膝拉伸比目鱼肌

放松胸椎旁肌,把花生球放在肌肉上,感受呼吸带来的痛感(每次呼吸都感觉把球嵌进肌肉里面)
放松顺序:放松背部,从胸椎开始,从头到尾椎骨
大腿内侧泡沫轴放松,上下,前后,左右旋转,三个维度
90° + 90° 阔筋膜松解,用手按压
股二头肌和半腱半膜的松解
顺序:
胸椎、腰椎、阔筋膜张肌、内收肌、足底、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

一些问题

关于踩踏问题

关于踩踏时应该脚尖朝下(踮脚)还是脚掌平齐地面,水平发力,有疑惑,开元老师让我用后者,虽然很多 Pro(职业运动员)是脚尖向下的踩踏模式,问了下 AI

因此结论是:普通骑行者无需过度纠结脚部角度是否绝对水平,而应关注发力连贯性,通过单脚踩踏练习强化提拉与下压的衔接。力量方向控制:减少侧向力, 确保力量沿切线方向驱动牙盘。简单一句话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,让我用水平发力是因为现在的踩踏模式对我股四头肌压力太大,导致膝盖疼痛。

训练方法:单腿踩踏,3 分钟低踏频,3 分钟高踏频,来回切换。

Q&A

  1. 关于饮食与补给

运动完先让血糖升高点再补充蛋白质效果会更好。

乳清蛋白粉(日常摄入够就不用),酪蛋白,鱼油,辅酶Q10,氨糖(长期吃),BCAA,肌酸等……忘记问王老师有没有吃牡蛎精华,番茄红素(偷笑)不过我还是崇尚自然饮食的,如果食物里能摄入够,那就不用补给。

  1. 关于热身

有条件先放松和做激活动作,比如弹力带螃蟹步再骑车,或者开始十五分钟慢一点(通过交通复杂路况)

  1. 关于放松

紧张的地方和平时生活习惯,站姿坐姿也都有关系,平时要注意,要正确放松,要上「利器」,普通泡沫轴硬度不够就上实木的。

  1. 关于平时生活习惯

穿薄底鞋,让足弓更健康,不是骑车这类专业鞋子,没必要用支撑鞋垫。鹅卵石养生法居然是真的!

  1. 有没有必要用人体工学椅

除非打字时候完全后背一整条贴着椅面不然没必要,还不如自己腰杆挺直,看老师坐的就是没椅背的椅子

  1. 冲刺手锁片位置靠前一点,贴近鞋头,更好发力。副将位置靠后,杠杆原理,更省力

  2. 选鞋子

鞋子要合脚,比足长 3mm-5mm,不要冗余,比自己平时穿的鞋子肯定要小,因为发力是平的,碳底是硬的,不会挤压。


最后,千言万语汇聚后就是要行动,多尝试,千锤万凿后方能成为大师。


价值千金的 Fitting 体验
https://battlele.com/fitting/
作者
Battle Le
发布于
2025年4月13日
更新于
2025年4月16日
许可协议